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80)/10万[1],病死率为2%~15%[2]。
分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
1、该类型占大多数。
2、最常见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
3、其他原因:有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上消化道动静脉畸形、Dieulafoy病变等[3] 。
4、医源性因素:包括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尤其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剥离术(EMR/ESD)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EGVB)是由曲张静脉壁张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发生破裂造成的,是上消化道出血致死率最高的病因[4]。
根据出血速度及病情轻重,临床上分为以下两种:
1、一般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预后良好。其治疗原则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抑酸等对症处理,择期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2、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24h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器官功能障碍。这类危险性出血临床占有的比例为15-20%。根据临床、实验室和内镜检查指标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将出血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这种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对患者在最初72h内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后获益,以及患者在内镜诊治后可安全出院[5]。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指标包括难以纠正的低血压、鼻胃管抽出物可见红色或咖啡样胃内容物、心动过速、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或<80g/L[5]。临床上常见的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累及较大血管的出血,包括严重的消化性溃疡出血、EGVB和侵蚀大血管的恶性肿瘤出血,严重基础疾病出血后对低血红蛋白耐受差的患者。此外,还见于并发慢性肝病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其他原因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INR>1.5)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6]。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1-05-31
1.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10):865-873
2. Antunes C, Copelin I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 M]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 FL). 2020
3.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急性非静脉曲 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8 年,杭州)[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2):77-85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