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pes zoster,HZ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 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 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V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是一种DNA病毒,基因组包含70多种开放读码框,编码多种蛋白质[1]。 VZV可经飞沫和(或)接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2],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VZV 特异性细 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庖疹[3]。
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3] 。
1、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000 人年 [4-5] ,亚太地区为(3-5)/1000 人年并逐年递增 2.5 %-5.0 %[6-7] 。
2、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 万人年,死亡率(0.017-0.465)/10 万人年.复发率1%- 6%。50 岁后随年龄增长, VZV 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3、血液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 31/1000 人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发病率也高达(29. 4-51. 5)/1000 人年、复发率 13%-26% 。我国尚缺乏带状疱疹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2-09-13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