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is Toxicity
药物 | 口服吸收率(%) | 给药方式 | 蛋白结合率(%) | 起效时间 | 达峰时间 | 持续时间 | 半衰期 | 主要代谢途径 |
地高辛 | 75 | 口服 | 20~50 | 0.5~2 h | 2~3 h | 4~7 d | 36 h | 肾脏 |
去乙酰毛花苷 | 低 | 静脉 | 25 | 10~30 min | 1~3 h | 2~5 h | 33~36 h | 肾脏 |
洋地黄毒苷 | 96 | 口服、静脉 | 95 | 口服:1~4 h 静脉:0.5 h | 口服:8~14 h 静脉:4~8 h | 长 | 7~9 d | 肝脏 |
毒毛花苷 K | 低 | 静脉 | 5 | 5~15 min | 1~2 h | 1~4 d | 21 h | 肾脏 |
药物 | 作用机制 | 效果 |
排钾利尿剂、糖皮质激素 | 引起低钾血症、低镁血症 | 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
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普罗帕酮、伊曲康唑、螺内酯 | 抑制 P 糖蛋白转换,减少地高辛的清除 | 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 | 通过灭活肠道菌群,增加地高辛的吸收 | 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 |
抑酸药、考来烯胺、甲氧氯普胺、柳氮磺吡啶 | 抑制地高辛的吸收 | 降低地高辛血药浓度 |
利福平 | 增加地高辛的代谢 | 降低地高辛血药浓度 |
拟交感神经药物 | 增加交感活性 | 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
β 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 | 延缓窦房结或房室结传导 | 增加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可能影响肾功能 | 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影响肾功能 | 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 |
中药(海杧果属、北五加皮、黄花夹竹桃、万年青、葶苈子、羊角拗、杠柳、福寿草、八角枫、铃蓝、黄麻子、毒箭末、海葱、罗布麻、蟾蜍等) | 具有类洋地黄样作用 | 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应尽量避免合用,合用者应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 |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