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smuth Subsalic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7年3月27日|修改日期:2007年3月27日
本品主要成份为次水杨酸铋。
化学名:2-羟基苯甲酸铋( + 3 价)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7H5BiO4
分子量:362.4
口服,具体服用方式为...登录
次水杨酸铋主要通过口服用药,经过胃肠的消化,大部分被完全水解为铋和水杨酸,因此,次水杨酸铋的药代动力学能通过铋和水杨酸各自的药物动力学进行描述。
铋:次水杨酸铋口服后,1% 以下的铋在胃肠道被吸收进入体循环,可分布于全身。每日口服 4 次,每次 787 mg 次水杨酸铋,4 周后铋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5.1±3.1 μg/ml;每日 4 次,每次 525 mg 次水杨酸铋,2 周后铋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5 yg/ml。另外,30 名健康志愿者服用 3.14 g/d 的次水杨酸铋,6 星期后,铋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16±7.9 μg/l,最高是 34μ/l。被吸收的铋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 t1/2约为 5 日,并且主要通过唾液、尿液及胆汁进行排泄,未被吸收的铋主要通过粪便进行排泄,由于部分铋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大便中,所以使粪便呈现黑色。
水杨酸:口服次水杨酸铋后,约有 80% 以上的水杨酸被吸收,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90%,分布容量为 170 ml/kg。口服 525 mg 次水杨酸铋分散片后,水杨酸的平均血药浓度为 13.1±3.4 μg/ml;每日 4 次,每次 525 mg 次水杨酸铋(PEPTO-BISMOL 悬浮液),2 周后,水杨酸的平均稳定状态血药浓度为 24 μg/ml。水杨酸在体内广泛代谢,约 10% 的水杨酸以原型经尿液排泄。水杨酸的代谢清除率在女性中比男性的低。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