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16日|修改日期:2021年3月10日
本品活性成份为奥美拉唑钠。
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 H-苯并咪唑钠-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7H18N3NaO3S·H2O
分子量:385.41
辅料为:依地酸二钠,氢氧化钠。
按 C17H18N3NaO3S 计:(1) 20 mg (2) 40 mg
本品应溶于 100 ...登录
三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1000 例暴露结果)的结果表明,奥美拉唑对孕妇或者胎儿/新生儿的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患者在妊娠期间可以使用奥美拉唑。奥美拉唑可分泌入乳汁,但是当给予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不大可能会对儿童造成影响。
已知对奥美拉唑过敏者禁用。
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一样,本品不应与阿扎那韦合用。禁止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奈非那韦。
当出现任何警示症状(例如,自动出现的显著性体重减轻、反复呕吐、吞咽困难、呕血或者黑便)并且怀疑或者确定出现胃溃疡,应先排除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治疗可能会缓解症状进而导致延误诊断。
不推荐阿扎那韦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见【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已经确定阿扎那韦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无法避免,建议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如,病毒载量),并同时将阿扎那韦的用药剂量增加至 400 mg,利托那韦的用药剂量增加至 100 mg;奥美拉唑的用药剂量不得超过 20 mg。与所有的胃酸抑制剂一样,由于胃酸减少或者胃酸缺乏,奥美拉唑可能会抑制维生素 B12(氰钴胺)的吸收。在体内贮存减少或有维生素 B12吸收减少风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中需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奥美拉唑是一种 CYP2C19 抑制剂。当开始或者停止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时,需要考虑到奥美拉唑与通过 CYP2C19 进行代谢的药物间存在的潜在相互作用。在氯吡格雷和奥美拉唑间已经观察到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明确。出于预防考虑,不建议奥美拉唑和氯吡格雷合并使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感染风险轻微升高,如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感染。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的患者有重度低镁血症的报道,这些病人至少接收 3 个月以上的治疗,其中大多为治疗 1 年的患者。可能会发生低镁血症的严重临床表现,诸如衰竭,强直、谵妄、惊厥、头晕和室性心律失常,但开始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对于大多数患者,在补镁治疗和停用 PPI 后,低镁血症改善。对于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或者是使用 PPI 治疗的同时还要接受地高辛或可能会导致低镁血症药物(如利尿药)治疗的患者,医疗专业人员需要考虑在给予 PPI 治疗之前和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镁浓度。质子泵抑制剂,特别是在使用高剂量和使用时间>1 年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髋、腕和脊柱骨折的风险,主要是发生在老年人或存在其他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中。观察研究提示,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使骨折风险总体增加 10-40%,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风险因素所致。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应按照当前的临床指南接受治疗,且服用适量的维生素 D 和钙。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有罕见的 SCLE 病例与 PPI 有关。如果皮损发生,特别是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且伴随关节痛,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专业的医疗人员应考虑停用奥美拉唑。曾在使用 PPI 治疗后出现 SCLE、再次服用其他 PPI 可能会增加 SCLE 的风险。实验室检查的干扰干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查。在抗胃酸分泌医药产品治疗期间,随着胃酸分泌下降,血清胃泌素增多。因胃酸度下降,还出现 CgA 增加。CgA 水平的增加可能干扰神经内分泌瘤的检查。文献报告显示,测量 CgA 时至少前 5 天,应停止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如果 5 天后 CgA 和促胃液素水平未恢复正常,则需停止奥美拉唑治疗 14 天后,再重复测量。对于长期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使用 1 年以上者,应定期进行监测。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奥美拉唑不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使用本品可能会出现头晕和视觉障碍等药物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 如果患者出现了此类事件,切勿驾车或者操作机械。奥美拉唑是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包含两种活性对映体的消旋体。奥美拉唑通过对壁细胞质子泵的特异性作用降低胃酸的分泌。奥美拉唑对胃酸分泌的作用是可逆的。奥美拉唑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在壁细胞内的酸性环境中浓集并转化为活性物质,抑制 H + ,K + -ATP 酶。奥美拉唑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并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性胃酸分泌,但与刺激类型无关。
分布
健康人体分布容积约为 0.3L/kg,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也有相近的分布容积。老人或肝功能不全病人的分布容积稍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95%。代谢和排泄静脉内给予奥美拉唑,药-时曲线的平均终末相半衰期约为 40 分钟,总血浆消除率为 0.3-0.6L/min。治疗期间半衰期未变化。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中经细胞色素 P450(CYP)酶系完全代谢。其中主要依赖特异的同功型 CYP2C19(S-美芬妥英羟化酶),该酶的遗传表达具有多态性,奥美拉唑经 CYP2C19 催化生成羟基奥美拉唑,这是血浆中的主要的代谢产物。鉴于此,奥美拉唑与 CYP2C19 的其他底物之间可能会由于竞争性抑制而产生代谢上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奥美拉唑的代谢物对胃酸的分泌没有作用。约 80% 的静脉内给药剂量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泄,其余主要由胆汁分泌,经粪便排泄。肾衰病人奥美拉唑的清除未有变化,肝功能损害病人的清除半衰期增加,但每日一次口服剂量未见奥美拉唑积累。遗传毒性
奥美拉唑 Ames 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大鼠肝脏 DNA 损伤试验结果阴性,小鼠微核试验结果难以判断。生殖毒性大鼠给予奥美拉唑 13.8-138.0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35-345 倍),其生育力和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异常。妊娠大鼠给予奥美拉唑 138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345 倍),妊娠家兔给予 69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172 倍),未发现奥美拉唑具有潜在致畸作用。家兔给予奥美拉唑 6.9-69.1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17-172 倍),可见胚胎死亡、吸收胎和流产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亲代大鼠给予奥美拉唑 13.8-138.0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35-345 倍),子代动物呈剂量依赖性地出现胚胎/胎仔毒性和出生后的发育毒性。致癌性大鼠连续 24 个月给予奥美拉唑 1.7、3.4、13.8、44.0 和 140.8 mg/kg/天(以 50 kg 人每日服用 20 mg 计,约为人用剂量的 4-352 倍),动物剂量依赖性出现胃肠嗜铬样细胞瘤,其中雌鼠因血中奥美拉唑浓度高于雄鼠,其肠嗜铬样细胞瘤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雄鼠,但此现象在正常大鼠中极少发生。另一项研究中,雌性大鼠连续 1 年给予奥美拉唑 13.8 mg/kg/天(约为人用剂量的 35 倍),之后停药 1 年,未见肠嗜铬样细胞瘤产生。但大鼠给药 1 年时,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肠嗜铬样细胞增生(给药组 94%、对照组 10%),二年时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缩小,但给药组肠嗜铬样细胞增生的发生率仍较高(46%/26%)。另外,一只大鼠(2%)出现罕见的原发性胃部恶性肿瘤,而在大鼠给药 24 个月的致癌试验中,未见此类现象发生,而且从历史资料来看,该种属大鼠无发生类似肿瘤的记载,由于仅出现一例,其意义难以判断。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