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8年5月21日|修改日期:2013年5月22日
. 解热、镇痛:一次...登录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登录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痛/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疼/出血的患者。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登录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本品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但肠溶片吸收慢。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低,但水解后的水杨酸盐蛋白结合率为 65%~90%。血药浓度高时结合率相应地降低。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时结合率也低。t1/2为 15~20 分钟,水杨酸盐的 t1/2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 pH 值,一次服小剂量时约为 2-3 小时;大剂量时可达 20 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 5~ 18 小时。
本品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salicyluric acid)及葡萄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gentisic acid)。一次服药后 1~2 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 25~50 μg/ml;抗炎、抗风湿时为 150~300 μg/ml。血药浓度达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随每日剂量而增加, 在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时一般需 7 天,但需 2~3 周或更长时间以达到最佳疗效。长期大剂量用药的患者,因药物主要代谢途径已经饱和,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改变。本品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增多。个体间可有很大的差别。尿的 pH 值对排泄速度有影响,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而且游离的水杨酸量增多,在酸性尿中则相反。
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16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