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pirin Effervescent Tablet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15年12月1日|修改日期:2015年12月1日
放入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登录
用于发热(感冒,流感...登录
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患川崎氏病的 3 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妊娠最后 3 个月的妇女禁用本品。
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登录
本品为非甾体镇痛抗炎药。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
抑制小血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加氧酶,减少血栓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吸收后,大部分在肝内水解为水杨酸,其血药峰浓度出现在口服后 1~2 小时,约为 25~50 μg/ml。
水杨酸盐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65%~90%。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水杨酸盐代谢成水杨尿酸及葡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游离水杨酸及结合的代谢物从肾脏排泄。
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本品可通过乳汁排泄。服用小剂量时,原形药的血浆半衰期 15~20 分钟,水杨酸盐血浆半衰期 2~3 小时。
长期大剂量用药(如抗风湿),因药物主要代谢途径已经饱和,未经代谢的水杨酸的排泄量增加,此时,剂量微增即可导致血药浓度较大的增加,水杨酸血浆半衰期可达 20 小时以上。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