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tamin C Injection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7年5月16日|修改日期:2020年12月1日
本品主要成份为维生素 C,化学名称为 L-抗坏血酸。
其化学结构式为: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3辅料为碳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依地酸二钠。2 mL:0.5 g
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登录
本品可通过胎盘,分泌入乳汁。孕妇大剂量服用时,还可产生婴儿坏血病。
1. 维生素 C 对下列情况的作用未被证实:预防或治疗癌症、牙龈炎、化脓、出血、血尿、视网膜出血、抑郁症、龋齿、贫血、痤疮、不育症、衰老、动脉硬化、溃疡病、结核、痢疾、胶原性疾病、骨折、皮肤溃疡、枯草热、药物中毒、血管栓塞、感冒等。
2. 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1)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2)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氨基转移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3)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4)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5)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6)尿 pH 下降。
3. 下列情况应慎用:(1)半胱氨酸尿症。(2)痛风。(3)高草酸盐尿症。(4)草酸盐沉积症。(5)尿酸盐性肾结石。(6)糖尿病(因维生素 C 可能干扰血糖定量)。(7)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8)血色病。(9)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10)镰形红细胞贫血。
4. 长期大量服用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5.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请同时参照最新版本《临床用药须知》。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 C 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进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维生素 C 蛋白结合率低。少数贮藏于血浆和细胞,以腺体组织内的浓度为最高。肝内代谢。极少数以原形物或代谢物经肾排泄,当血浆浓度 > 14 μg/mL 时,尿内排出量增多。可经血液透析清除。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