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eglinide Tablet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16年4月29日|修改日期:2016年4月29日
本品的常用剂量为餐前...登录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登录
本品可以引起低血糖现...登录
那格列奈为氨基酸衍生物,为口服抗糖尿病药,用于 2 型糖尿病人的治疗。那格列奈的作用依赖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
那格列奈通过与β细胞膜上的 ATP 敏感性 K + 通道受体结合并将其关闭,使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内流,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那格列奈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依赖于葡萄糖水平,在葡萄糖水平较低时,促胰岛素分泌减弱。那格列奈有高度的组织选择性,与心肌和骨骼肌的亲和力低。
吸收
餐前服用那格列奈片后那格列奈迅速吸收,药物浓度平均峰值通常出现在服药 1 小时内。以溶液形式口服时,那格列奈几乎完全并迅速吸收( ≥ 90%)。口服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 72%。每日三餐前给 2 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 60~240 mg 共 1 周后,那格列奈显示出线性的药代动力学特征,AUC 和 Cmax 均如此。并且 Tmax 不依赖于药物剂量。
分布
依据静脉给药数据估计的那格列奈稳态分布容积大约是 10 升。体外研究表明那格列奈大部分(97~99%)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血浆白蛋白和少量的α1 酸性糖蛋白。在那格列奈 0.1~10 μg/ml 的测试范围内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与药物浓度无关。
代谢
那格列奈在清除前主要通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代谢。在人主要的代谢产物来自于异丙基侧链的羟化,羟化或发生于次甲基碳原子或发生于某一甲基基团,其活性分别较那格列奈低 5-6 和 3 倍。较少的代谢产物是那格列奈的二醇、异丙醇和酰基葡萄糖醛酸甙。只有那格列奈的少量异丙醇代谢产物具有活性,强度与那格列奈相当。从目前体内及体外实验得出的数据表明:那格列奈主要由 CYP2C9 代谢(70%),部分由 CYP3A4 代谢(30%)。
清除
那格列奈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迅速彻底。服药后 6 小时内大约 75% 的[14C]那格列奈可在尿中回收。大部分(83%)的[14C]那格列奈在尿中排泄,另 10% 在粪便中排泄。大约所服药物的 6~16% 以原形在尿中排泄。在健康志愿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那格列奈血浆浓度迅速降低且那格列奈清除半衰期平均为 1.5 小时。与较短的清除半衰期相一致,那格列奈剂量加倍至 240 mg 每日 3 次也无明显蓄积。
食物影响
餐后服用那格列奈,其吸收(AUC)程度不受影响。但吸收速度降低,表现为峰浓度(Cmax)降低和血浆达峰时间(Tmax)延迟。因此推荐餐前服用那格列奈。通常餐前 1 分钟服用,也可餐前 30 分钟内服用。
性别
男女之间未发现那格列奈药代动力学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
年龄不影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见【用法用量】)。
肾功能损害
在轻中度(肌酐清除率 31–50 ml/min)和非透析的重度(肌酐清除率 15–30 ml/min)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中,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受试者无临床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血液透析患者那格列奈的药物浓度峰值(Cmax)降低 49%,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受试者相当。但出于用药安全考虑,若出现低 Cmax 的情况应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
在有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非糖尿病受试者中,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受试者无临床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遗传毒性
Ames 实验、小鼠淋巴瘤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未见本品有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
大鼠给药剂量达 600 mg/kg/d 时对生育力无影响。大鼠给药剂量达 1000 mg/kg/d 时未见致畸胎作用。兔给予剂量为 500 mg/kg/d 时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兔以 300 和 500 mg/kg/d 剂量给药(给药剂量约相当于人治疗用最大推荐剂量 180 mg,每日三次,餐前给药的 24 和 28 倍),胆囊发育不全或小胆囊的发生率增加;以 150 mg/kg/d 剂量给药未见上述作用(给药剂量约相当于人治疗用最大推荐剂量 180 mg,每日三次,餐前给药的 17 倍)。
大鼠以 1000 mg/kg/d 剂量给药对分娩无影响。大鼠以 1000 mg/kg/d 剂量给药,幼仔出生后体重降低(给药剂量约相当于人治疗用最大推荐剂量 180 mg,每日三次,餐前给药的 40 倍)(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致癌性:**
那格列奈对小鼠以约 400 mg/kg/d 剂量给药,或大鼠以约 900 mg/kg/d 剂量给药 104 周未观察到致癌证据。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