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eglinide Tablet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7年2月9日|修改日期:2015年10月22日
口服。通常成年人每次 60~120 mg(2~4 片),一日三次,餐前 1~15 分钟以内服用。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定期的 HbAlc 或餐后 1~2 小时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肝损害患者的剂量对...登录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与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 型糖尿病病人。 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 2 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 2 型糖尿病病人。那格列奈在以下列患者中禁用:
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赋型剂过敏者;
I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娠和哺乳(参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重度感染手术前后或有严重外伤的患者慎用。
低血糖:本品可以引起低血糖现象,其发生的频率与糖尿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人其他相关情况有关。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伴有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病人对降糖药比较敏感,易发生低血糖。剧烈运动、饮酒、腹泻呕吐、进食减少、或合用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时,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对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或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发生低血糖时难以被认识。那格列奈必须餐前口服,以减少低血糖的危险。病人不准备进食时,不可服用那格列奈。那格列奈必须慎用于伴有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病人。
血糖控制失常:当病人伴有发热、感染、创伤或手术时血糖可以暂时性升高。此时应使用胰岛素代替那格列奈。那格列奈使用一段时期后,可以发生继发失效或药效减弱。
本品具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同。但本品与磺酰脲类制剂的相加、相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尚未被证实,所以不能与磺酰脲类制剂并用
与其它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
应提醒患者驾驶或操纵机器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
那格列奈为氨基酸衍生物,属口服抗糖尿病药。用于 2 型糖尿病人的治疗。那格列奈的作用依赖于胰岛β细胞的功能。
那格列奈通过与β细胞膜上的 ATP 敏感性 K + 通道受体结合并将其关闭,使细胞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内流,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那格列奈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依赖于血液葡萄糖水平,在葡萄糖水平较低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减弱。那格列奈有高度的组织选择性,与心肌和骨骼肌的亲和力低。
以下数据根据文献资料。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餐前服用那格列奈片后那格列奈迅速吸收,药物浓度平均峰值通常出现在服药 1 小时内。口服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 72%。每日三餐前给 2 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 60~240 mg 共 1 周后,那格列奈显示出线性的药代动力学特征,AUC 和 Cmax 均如此。并且 Tmax 不依赖于药物剂量。
分布
依据静脉给药数据估计的那格列奈稳态分布容积大约是 10 升。体外研究表明那格列奈大部分(97~99%)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血浆白蛋白和少量的α1 酸性糖蛋白。在那格列奈 0.1~10 μg/ml 的测试范围内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与药物浓度无关。
代谢
那格列奈在清除前主要通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代谢。在人主要的代谢产物来自于异丙基侧链的羟化,羟化或发生于次甲基碳原子或发生于某一甲基团,其活性分别较那格列奈低 5-6 和 3 倍。较少的代谢产物是那格列奈的二醇、异丙醇和酰基葡萄糖醛酸甙。只有那格列奈的少量异丙醇代谢产物具有活性,强度与那格列奈相当。细胞色素 P450 CYP2C9 是那格列奈代谢主要的催化剂,其次是 CYP3A4,这些结论是用人肝微粒体和含单一表达人 CYP 同工酶的微粒体进行的体外实验而得出的。
排泄
那格列奈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迅速彻底。服药后 6 小时内大约 75% 的[14C]那格列奈可在尿中回收。大部分(83%)的[14C]那格列奈在尿中排泄,另 10% 在粪便中排泄。大约所服药物的 6~16% 以原形在尿中排泄。在健康志愿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那格列奈血浆浓度迅速降低且那格列奈清除半衰期平均为 1.5 小时。与较短的清除半衰期相一致,那格列奈剂量加倍至 240 mg 每日 3 次也无明显蓄积。
食物影响
餐后服用那格列奈,其吸收(AUC)程度不受影响。但吸收速度降低,表现为峰浓度(Cmax)降低和血浆达峰时间(Tmax)延迟。因此推荐餐前服用那格列奈。通常餐前 1 分钟服用,也可餐前 30 分钟内服用。
遗传毒性:
本品 Ames 试验、小鼠淋巴瘤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体内微核试验均未表现出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
大鼠给药剂量达 600 mg/kg(约为患者餐前口服,每日 3 次,治疗剂量 120 mg 时暴露量的 16 倍)时,对生育力无影响。大鼠给药剂量达 1000 mg/kg 时(同上,约为临床治疗时暴露量的 60 倍),未见致畸胎作用。兔给予剂量为 500 mg/kg 时(同上,约为临床治疗时暴露量的 40 倍),对胚胎发育有不利影响,出现胆囊发育不全或小胆囊的发生率增加。目前尚无充分的和严格控制的孕妇临床研究资料,故怀孕期间不应使用本品。
那格列奈可通过大鼠乳汁分泌,其在乳汁与血浆中的 AUC0-48 h 的比值为 1:4。大鼠给予那格列奈 1000 mg/kg(同上,约为临床治疗时暴露量的 60 倍),其后代体重较轻。目前尚不知道那格列奈是否在人乳中排出,因为许多药物可从人乳汁中排出,因此那格列奈不宜用于哺乳期妇女。
致癌性:
SD 大鼠、B6C3F1 小鼠连续 2 年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达 900 mg/kg/日(其 AUC 暴露量在雄性、雌性动物上分别为人临床治疗剂量下的 30 和 40 倍)和 400 mg/kg/日(其 AUC 暴露量在雄性、雌性动物上分别为人临床治疗剂量下的 10 和 30 倍)时,均未表现出致癌性。其化学名称为:N-[(反式-4-异丙基环己基)甲酰基]-D-苯丙氨酸。
分子式:C19H27NO3
分子量:317.43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