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so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07年1月29日|修改日期:2014年6月27日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登录
已确认兰索拉唑在大白鼠胎仔的血浆浓度比在母鼠中高,又在兔子(经口给药 30 mg/kg)的实验发现胎仔死亡率增加,故对孕妇或有可能怀孕的妇女,需事先判断治疗上的益处超过危险性时,方可用药。
曾有报告指出,在动物实验(大白鼠)中本品会转移到乳汁中。所以本药品不适合用于正在哺乳期中的妇女。如不得已需服药时,应避免哺乳。
下列患者慎重用药:
1、 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症的患者 2、 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导致药物代谢、排泄时间延长) 3、 老年患者(见【老年用药】) 重要的注意事项 1、 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观察,按其症状使用治疗上所需最小剂量。 2、 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建议不要使用本品进行维持治疗。 3、 维持治疗仅限于反复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道炎,如果经 30 mg/日或 15 mg/日治疗的患者症状长期缓解,减量或停药不会造成复发,应减量至 15 mg/日或停药。维持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内窥镜检查随诊。 其它注意事项 1、 有报道在类似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视觉障碍(奥美拉唑)。 2、 物实验研究 52 周强制喂饲大鼠兰索拉唑,剂量为 50 mg/kg/日(约为临床用量的 100 倍),一例大鼠发生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另一项研究 24 个月强制喂饲大鼠 15 mg/k、 /日以上的兰索拉唑,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发生率增高,5 mg/kg/日以上喂饲大鼠,可能出现胃类癌。此外,以兰索拉唑 15 mg/kg/日以上喂饲雌性大鼠和 50 mg/kg/日以上喂饲雄性大鼠,大鼠视网膜萎缩发生率升高。但睾丸间质细胞瘤和视网膜萎缩在小鼠致瘤研究和犬、猴的毒性试验中均未发现,因此上述病变认为可能是大鼠所特有。 3、 因本药会掩盖胃癌的症状,所以须先排除胃癌,方可给药。 4、 对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缺乏长期用药的经验)。 药物交付时: PTP 包装的药物应从 PTP 薄板中取出后服用(有报到因误服 PTP 薄板坚硬的锐角刺入食道粘膜,进而发生穿孔,并发纵隔炎等严重的合并症)。骨折:一些已经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可能使髋关节、腕关节及脊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增加。质子泵抑制剂高剂量、长期治疗(一年或更长时间)的患者骨折的危险性增加。患者应该使用最低剂量、最短期限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的患者应该根据相关治疗指南处理。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表明,PPI 治疗可能会增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风险,尤其是住院患者。如果腹泻不改善,应考虑该诊断。患者应根据医疗情况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 PPI 治疗。 低镁血症:接受 PPI 治疗至少3个月的患者中出现有或无症状的低镁血症罕见病例报告,大多数症状出现于治疗一年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手足抽搐、心律不齐以及癫痫发作。大多数患者治疗低镁血症需要镁替代治疗以及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于预期需延长治疗的患者或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地高辛或可导致低镁血症药物(如利尿剂)的患者,应考虑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定期检测血镁浓度。 健康受试者同时服用兰索拉唑与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暴露量或氯吡格雷引起的血小板抑制无临床显著影响。氯吡格雷与批准剂量的兰索拉唑合并给药时,无需调整前者的剂量。 氯吡格雷经 CYP2C19 部分代谢为其活性代谢物。在一项研究中,40 位 CYP2C19 代谢较强的健康受试者接受了氯吡格雷 75 mg 每日一次给药,或与兰索拉唑 30 mg 合用,连续给药九天。将氯吡格雷与兰索拉唑合用时,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相比,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平均曲线下面积减少约 14%(几何平均比值为 86%,90%CI:80%-92%)。药效学参数的测量表明,血小板聚集抑制(由 5 微摩尔 ADP 诱导)的变化与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变化有关,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作用机制
本药转移到胃粘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活性体结构,此种活性物与分布于该区域的质子泵((H + +K + )-ATPase)的 SH 基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
健康成人,单次口服给药或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胃泌素引起的酸分泌,且此作用在给药后能持续 24 小时。
胰岛素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胰岛素引起的酸分泌。
夜间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具有明显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的作用。
24 小时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通过 24 小时胃液采样试验,可观察到 24 小时的胃酸分泌明显地受到抑制。
24 小时胃内 pH 值的监测:
康成人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24 小时的胃酸分泌皆明显地受到抑制。
24 小时食道下段 pH 值的监测: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 30 mg 口服给药连续 7 天~9 天,对胃食管反流现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血中浓度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在一项国外的交叉研究中,健康成人(6 名受试者)在空腹或餐后单次口服 30 mg(1 号胶囊)兰索拉唑后,以及在其他的健康成人(6 名受试者)空腹口服 15 mg 兰索拉唑后,检测到本品在血中基本上未发生改变,同时也检测到了代谢产物。下图显示了单次口服 30 mg 本药物后原形化合物的血药浓度,提示了个体差异。
6 名受试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另外,来自日本以外地区的研究显示,兰索拉唑与硫糖铝或氢氧化铝凝胶/氢氧化镁同时服用,会降低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
下表显示了在一项交叉研究中,强代谢型的成年健康受试者(48 例)空腹口服 30 mg 兰索拉唑(3 号或 1 号胶囊)后,原形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3 号或 1 号胶囊中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已经确定。
48 名受试者的平均值±标准差
尿中排泄
6 例健康成人空腹或餐后一次口服 30 mg 或空腹口服 15 mg 兰索拉唑后,尿中未检测到药物原形,只检出药物代谢产物。服药 24 小时尿排泄率为 13.1%~23.0%
连续用药的药代动力学
6 例健康成人每日晨起空腹给与兰索拉唑 30 mg 或 15 mg,连续 7 天,观察血药浓度和尿排泄率,本品不会引起体内积蓄。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