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dansetron Oral Soluble Pellicles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22年1月30日
本品的主要成份是昂丹司琼。
化学名称:2,3-二氢-9-甲基-3-[(2-甲基咪唑-1-基)甲基]-4(1 H)-咔唑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19N3O
分子量:293.36
辅料:聚氧乙烯、羟丙甲纤维素、泊洛沙姆 188、聚葡萄糖、三氯蔗糖、柠檬黄
(1)4 mg;(2)8 mg
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登录
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昂丹司琼口溶膜可用于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包括顺铂 ≥ 50 mg/m2。
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昂丹司琼口溶膜可用于预防初次和反复进行中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预防放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昂丹司琼口溶膜可用于预防全身放疗、腹部局部高强度放疗、腹部日常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预防手术后恶心和/或呕吐
昂丹司琼口溶膜可用于预防手术后的恶心和/或呕吐。与其他的止吐药一样,不建议对手术后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采用常规的预防措施。对于手术后必须避免恶心和/或呕吐的患者,建议给予昂丹司琼口溶膜,即使术后恶心和/或呕吐的发生率很低。
妊娠
本品在人类怀孕期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动物研究结果未见对胚胎和胎仔发育、妊娠及围产期、产后发育的影响。然而,由于动物研究结果并不总能预期人类的反应,因此本品不应在怀孕期间使用。
哺乳
动物实验显示,昂丹司琼可分泌至乳汁。故此建议接受昂丹司琼治疗的母亲应停止哺乳。
由于阿扑吗啡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时有严重低血压和意识丧失的报道,因此两者不能联合用药。
对昂丹司琼过敏的患者禁用。有报告指出服用昂丹司琼的个别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对其他选择性 5-HT3 受体拮抗剂过敏的患者服用昂丹司琼口溶膜可出现过敏反应,包括过敏症和支气管痉挛。在首次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心电图改变:
在使用昂丹司琼的患者中可观察到心电图改变,包括 QT 间期延长。另外,上市后使用昂丹司琼的患者有出现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报道。有先天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患者避免使用昂丹司琼。电解质异常(如: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或者同时服用其他能导致 QT 间期延长的药物的患者推荐进行心电图监护。
血清素综合征
有报道称 5-HT3 受体拮抗剂能引起血清素综合征。大部分的报道与同时使用 5-羟色胺能药物(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米氮平、芬太尼、锂、曲马多和静脉注射用亚甲蓝)有关。一些报道的病例是致命的。单独过量使用昂丹司琼也有发生血清素综合征的报道。大部分与 5-HT3 受体拮抗剂使用相关的血清素综合征发生在麻醉后监护病房或静脉输液中心。
血清素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包括:精神状态的改变(如激动、幻觉、谵妄、昏迷),自主神经失调(如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头晕、出汗、脸色潮红、发热),神经肌肉症状(如震颤、强直、肌阵挛、反射亢进、运动失调),癫痫发作,伴或不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应监测患者血清素综合征的发生,特别是同时使用本品和其他 5-羟色胺能药物的患者。一旦出现血清素综合征,患者应该暂停使用本品,并采取支持性的治疗措施。应告知患者血清素综合征的风险增加,特别是本品与其他 5-羟色胺能药物配伍使用时。
进行性肠梗阻和/或胃扩张的掩蔽作用:
腹部手术患者或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患者服用昂丹司琼口溶膜可能会掩盖进行性肠梗阻和/或胃扩张。
对胃肠蠕动的影响:
昂丹司琼口溶膜不能刺激胃或小肠蠕动。本品不应该被用于代替胃肠减压。
昂丹司琼是一只能怪选择性的 5-HT3 受体拮抗剂。虽然昂丹司琼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不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HT3 受体既存在于外周迷走神经末梢,也存在于中枢极后区的化学感觉器触发区。尚不能确定昂丹司琼的止吐作用是由中枢或外周或二者同时介导。然而,细胞毒性化疗与小肠嗜铬细胞释放 5-HT 相关。顺铂引起人尿液中 5-HIAA(5-羟基吲哚乙酸) 的排泄增加并引起呕吐。释放的 5-HT 经由 5-HT3 受体激活迷走神经的传入支,触发呕吐反射。动物预先给予 5-HT 合成抑制剂,或切断双侧腹部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或预先给予 5-HT3 受体拮抗剂可预防顺铂引起的呕吐。
吸收
昂丹司琼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部分药物经过首过代谢。在禁食状态下,健康受试者(n=46)单剂量口服 8 mg 的昂丹司琼口溶膜后,血浆浓度 1.3 小时达到峰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 4.6 小时。Cmax和 AUC 的均值(±标准差) 分别为 37.28(±14.9)ng/mL 和 225(±88.1)ng·h/mL。在同一研究中,服用 8 mg 昂丹司琼口溶膜的 Cmax和 AUC 与服用 8 mg 昂丹司琼口崩片的 Cmax和 AU C 具有可比性。8 mg 昂丹司琼口溶膜在有水和无水时服用的系统暴露具有可比性。
在一项盐酸昂丹司琼片的研究中,昂丹司琼的系统暴露不随用药剂量成比例增加。16 mg 片剂的 AUC 比 8 mg 片剂外推值高 24%。这可能反映了在较高的口服剂量时首过代谢的降低。
食物效应:
当昂丹司琼口溶膜与高脂肪餐同服时,其血浆浓度的达峰时间延迟大约 1 小时,而 AUC 与禁食状态下的 AUC 无显著差异。
分布
体外实验中,昂丹司琼的血浆浓度在 10-500 ng/mL 时,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70%-76%。循环系统中的药物同时也分布到了红细胞内。
代谢和排泄
昂丹司琼在人体内广泛代谢,大约 5%的放射性剂量以尿液中的母体化合物的形式被回收。在尿中可观察到代谢物。昂丹司琼的主要代谢途径是吲哚环上的羟基化,然后是随后的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盐结合。
体外代谢研究表明,昂丹司琼是人肝细胞色素 P450 酶的底物,包括 CYP1A2、CYP2D6、CYP3A4。在昂丹司琼的代谢转化中,CYP3A4 起了主导作用。由于能代谢昂丹司琼的代谢酶的多样性,抑制或丢失一种酶(如 CYP2D6 基因缺陷)可能被其他所补偿,并且可能导致昂丹司琼消除率的变化不大。虽然有些非共轭代谢物具有药理活性,但未发现 i 血浆中这些代谢物的浓度能显著增强昂丹司琼药理学活性。
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
与年轻受试者相比,年龄超过 75 岁的老年患者清除率降低,消除半衰期增加。
性别:
盐酸昂丹司琼单剂量给药的药代特征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大于男性。女性的清除速度较慢,表观分布容积(体重校正)较小,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导致血浆昂丹司琼浓度较高。更高的血浆浓度某种程度上可通过男性和女性体重差异来解释。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性别差异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肝功能损伤:
和健康人比较,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的清除率降低 1/2,平均半衰期延长至 11.6 小时,而健康人中药物的平均半衰期为 5.7 小时。在严重肝损害患者(Child-Pugh 评分为 10 分或更高)中,清除率降低 1/2 至 2/3,表观分布容 积增加,半衰期延长至 20 小时。
肾功能损伤:
肾损伤预计不会显著地影响昂丹司琼的总清除率,因为肾清除率仅占总清除率的 5%。但在严重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 < 30 mL/min)患者中,昂丹司琼的平均血浆清除率降低 50%左右。清除量的减少是可变的,与半衰 期的增加不一致。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CYP 3A4 诱导剂:细胞色素 P450 酶诱导剂可能会影响昂丹司琼的消除。 在一项 16 名接受长期 CYP3A4 诱导剂(卡马西平或苯妥英)治疗的癫痫患者的试验中,观察到了昂丹司琼 AUC、Cmax和 t1/2的降低。说明 CYP3A4 诱导剂 可导致昂丹司琼的清除率显著升高。但这种升高并不被认为具有临床相关性。
化疗药物:卡莫司汀、依托泊苷和顺铂不影响昂丹司琼的药代动力学。
抗酸药:同时使用抗酸药不会改变昂丹司琼的吸收。
遗传毒性:昂丹司琼标准遗传毒试验结果为阴性。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给予昂丹司琼达 15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约相 当于人推荐剂量 24 mg/天的 6 倍),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生育力或生殖行为未见影响。
在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妊娠大鼠和妊娠兔经口给予昂丹司琼分别 达 15 mg/kg/天和 30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推荐剂量 24 mg/天的 6 和 24 倍),未见与昂丹司琼相关的生育力损伤或胎仔损伤。
在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妊娠大鼠于妊娠第 17 至胎仔出生后第 21 天经口给予昂丹司琼达 15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最大推荐剂量 24 mg/天的 6 倍),除母体体重增长轻微降低外,对妊娠大鼠及其子代的围产期发育(包括 F1 代的生殖功能)未见影响。
致癌性:小鼠、大鼠经口给药 2 年的致癌试验中,昂丹司琼的剂量分别达 10 mg/kg/天、30 mg/kg/天(按体表面积计,约相当于人用剂量 24 mg/天的 4 倍、6 倍),未见致癌作用。
网页版仅展示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等】使用微信扫一扫,在用药助手 App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