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机理:HIV 蛋白酶是在传染性 HIV 中发现的使病毒聚合蛋白前体裂解成单个功能蛋白的一种酶。茚地那韦可与该蛋白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并抑制其活性。这种抑制作用阻断了病毒聚合蛋白裂解,导致不成熟的非传染性病毒颗粒形成。
体外抗病毒活性:HIV 对茚地那韦的体外敏感性与人体内茚地那韦对 HIV 复制的抑制率的相关性尚未确立。HIV 变异体(包括适应于实验室的变异体、初期临床分离株和对核苷类似物及非核苷类 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的临床分离株)经常感染不同类型的细胞,采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起源的细胞株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测定了茚地那韦对上述病毒株的体外活性,结果其 IC95 范围为 25~100nM。在与核苷类似物齐多夫定、地丹诺辛及一种非核苷类抑制剂合并用药的体外研究中,茚地那韦显示出协同作用。
耐药性:在一些使用茚地那韦的患者上已经发现了对该药敏感性下降的 HIV 分离株。病毒的耐药性与突变增加有关,这些突变导致病毒蛋白酶上替换氨基酸的表达。已证实 11 个氨基酸残基位点的替换与耐药性有关。耐药性由这些位点多种氨基酸替换的共同表达所介导,更高程度的耐药通常与更大量的替换有关。
交叉耐药性:茚地那韦与蛋白酶抑制剂 ritonavir 之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茚地那韦与其它 HIV 蛋白酶抑制剂之间也观察到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
遗传毒性:Ames 试验、体外 DNA 片断碱性洗脱试验、体内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诱变试验均未见本品有致突变作用或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在全身暴露量相当于或略高于临床剂量下的人体暴露量时,未见雌性大鼠的交配、生育力、胎仔存活率及雄性大鼠的交配行为产生与给药相关的影响。另外,未给药的雌性动物与给药后的雄性动物交配,也未见生育力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