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胆管结石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以我国西南、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代表的部分区域高发。我国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占各类胆石症患者的比例高达38%,其中部分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治疗,在病程晚期可继发胆汁性肝硬化、肝实质毁损及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外科手术是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订了首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从根本上改变了因缺乏相应的指南而导致诊断与治疗欠规范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我国肝胆管结石病的整体治疗水平。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并已证实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但也存在适应证把控不严、手术操作欠规范等问题。为规范肝胆管结石病的腹腔镜外科治疗,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制订了《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2013版)》。该共识首刊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并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等形式多次向全国肝胆外科医师宣讲和推广,推动了我国微创肝胆外科的进步和发展。此后,随着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融入精准外科、数字医学、加速康复外科等理念和技术,使肝胆管结石病的微创治疗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准化。目前,《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2013版)》已不能涵盖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编审专家一致认为,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重大疾病,欧美发达国家罕见,缺乏相应的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采集相应数据资料作为循证依据,将原"共识"上升为"指南",在国内乃至国际相关领域推广其指导性应用;且近年来,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治疗领域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和突破,涉及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胆道镜等众多微创技术,原共识题目中的"腹腔镜"已不能涵盖共识所有内容。为此,在广泛征集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手术治疗指南(2019版)》编审委员会对有关肝胆管结石病腹腔镜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结合当前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进行补充及更新,将《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2013版)》更名为《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手术治疗指南(2019版)》(以下简称指南),并依据推荐与评价分级系统(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evaluation,GRADE)工作组提出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 表1 ),将证据质量分为"A级""B级""C级""D级"4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强"和"弱"2个等级。根据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对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证据质量分析,同时结合专家经验提出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