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详情
肠绦虫病
文献评审 2022-01-01
·
最新修订 2022-07-11
王文
审核专家
传染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基础知识
一、定义
肠绦虫病(intestinalcestodiasis)是由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各种绦虫(cestode,tapeworm)所引起的一类肠道寄生虫病。
二、病因
人大多因生食或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而被感染。其中以猪带绦虫(taeniasolium)和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最为常见。
三、病原学
绦虫属扁平动物门的绦虫纲(classcestode),寄生于人体的绦虫属于多节绦虫亚纲中的圆叶目(cyclophyllidae)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人是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短膜壳绦虫的终宿主。在我国最常见的是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其次为膜壳绦虫。
1、成虫形态结构
猪或牛带绦虫成虫为乳白色,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大多分节,长如带状,无口和消化道,缺体腔,绦虫雌雄同体,分为头节、颈节、体节三部分。头节为其吸附器,上有四个吸盘,猪带绦虫头节上还有两排小钩,颈节为其生长部分,体节分为未成熟、成熟和妊娠三种节片。猪带绦虫成虫长 2-4 m,牛带绦虫为 4-8 m。短膜壳绦虫成虫体长数十至数百毫米。
2、生活史
(1)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
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生活史相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部,头节多固定于十二指肠或空肠,妊娠节片内充满虫卵,可随粪便一同排出,中间宿主猪或牛吞食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内经消化液作用 24-72 小时后孵出六钩蚴(oncosphere),六钩蚴钻破肠壁,随淋巴、血液散布至全身,主要在骨骼肌内经 60-72 天发育成囊尾蚴(cysticerci)。含囊尾蚴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进食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后,囊尾蚴在体内经 10-12 周发育为成虫。人体也可成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误食其虫卵后,可患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猪带绦虫在人体内可存活 25 年以上。牛带绦虫可达 30-60年以上。
(2)短膜壳绦虫
短膜壳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无须中间宿主,虫卵从粪便中排出后即具有传染性,可致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引起人体内源性自身感染。虫卵被吞入后经 2-4 周发育成熟,成虫寿命 2-3 个月。
四、病理学
猪带绦虫头节具有小钩,对肠黏膜损伤较重,甚至可穿透肠壁引起腹膜炎。成虫移行可致异位寄生。牛带绦虫仅以吸盘吸附于小肠黏膜上,吸盘可压迫并损伤肠黏膜,局部有轻度亚急性炎症反应。多条绦虫寄生偶可因虫体结团造成部分性肠梗阻。短膜壳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其头节吸盘、小钩及体表的微毛对肠黏膜均有明显损伤,成虫可致肠黏膜坏死、出血、浅表溃疡,幼虫可致肠微绒毛肿胀引起小肠吸收与运动功能障碍,本病可致反复自身感染,故感染严重。
五、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感染猪或牛带绦虫病的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分别使猪或牛感染而患囊尾蚴病,鼠是短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也是短膜壳绦虫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人进食生的或未熟的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或因生尝肉馅、生肉,吃火锅肉片、未熟透烤肉而感染。生、熟食炊具不分也可致熟食被污染活囊尾蚴而使入感染。短膜壳绦虫可因手或饮食污染而传播。
3、入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猪或牛带绦虫病以青壮年居多,男多于女,短膜壳绦虫病多见于儿童。
4、流行特征
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较广,猪带绦虫病散发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地方性流行仅见于云南;牛带绦虫病于西南各省及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均有地方性流行;短膜壳绦虫病主要见于华北和东北地区。肠绦虫病有家庭聚集现象。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各绦虫病潜伏期各不相同。猪或牛带绦虫病潜伏期 8-12 周,短膜壳绦虫病 2-4 周。 2、成虫感染 (1)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1)常见症状 感染猪或牛带绦虫后症状多轻微,一般以粪便中出现白色带状妊娠节片(gravid proglottid)为最初的唯一症状,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牛带绦虫妊娠节片蠕动能力强,常自患者肛门自行爬出,在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参考文献
文献评审日期:2022-01-01
1. 肠绦虫病(人卫九版教材)
相关指南
2021 WHO指南:猪肉绦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
2021-09-05
·
13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