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搜索结果
临床决策详情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文献评审 2022-01-01
·
最新修订 2022-03-11
魏红辉
审核专家
精神心理科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基础知识
一、定义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disorder)是一组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木僵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但其症状与神经解剖特征或生理功能不相符。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在另一种分离障碍(如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出现。
二、病因
应激或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容易激发分离性神经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现实的心理应激或创伤,一部分慢性疼痛、外伤患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ICD-11不再强调个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的因果关系。
三、流行病学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1:5。患者可以在各年龄段发病。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常与躯体疾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在被观察或关注时常加重。患者也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对症状的焦虑增加时,症状也趋于加重。以下常见类型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1、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1)可表现单个肌群、单侧肢体瘫痪、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者常固定于某种姿势,被动活动时出现明显抵抗。2)慢性患者可有肢体挛缩或呈现废用性肌萎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系统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