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描述3-4 | 特别考虑因素 | 发作类型的临床背景 | 资料来源 |
自动症 | 不同程度的协调运动活动,通常发生在认知受损时。这通常类似于随意运动,并可能包括发作前运动活动的不适当的延续 | 新生儿通常出现口咽部表现。足月和早产儿的行为可能非常类似于自动症发作,因此必须有EEG或aEEG。 | 见于HIE和早产儿。通常是序贯发作的一部分。 | 9,83,84 |
阵挛发作 | 抽搐,无论是对称或非对称性,均有规律性重复并累及相同的肌群 | 是一种发作类型,其临床诊断更为可靠 | 新生儿卒中或脑出血中的典型发作类型。也可能见于HIE | 9,12,85-87 |
癫痫性痉挛发作 | 主要的近端和躯干肌肉的突然屈曲、伸展或伸展-屈曲,通常比肌阵挛运动的持续时间长,但比强直发作时间短。发作形式可能有限,表现为做鬼脸、点头或不明显的眼球运动。 | 在新生儿中短暂出现,因此如果没有EMG通道,可能很难与肌阵挛发作区分。可能成簇发生。 | 罕见。可见于先天性代谢障碍或婴儿早期DEE。 | 53,88-96 |
肌阵挛发作 | 肌肉或肌群出现突然、短暂(<100 msec)的单次或多次不自主收缩(轴向、肢体近端、远端)。 | 临床上很难与非癫痫性肌阵挛区分,需要脑电图,最好有肌电图。 | 是先天性代谢异常和早产儿的典型发作类型。也可见于早期婴儿DEE。 | 88,90,91,93,94,97 |
强直发作 | 肌肉收缩持续增强,持续数秒到数分钟。 | 发作呈局灶性、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全面性强直姿势是非癫痫源性的。 | 早期婴儿DEE和遗传性新生儿癫痫的典型发作类型 | 57,62,88,91,96,98,99,101 |
自主神经发作 |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明显改变,涉及心血管、瞳孔、胃肠、泌汗、血管舒缩和体温调节功能。 | 可能涉及呼吸(呼吸暂停)。必须有 EEG/aEEG。 | 极少单独发生。可见于脑室内出血以及颞叶或枕叶病变。在早期婴儿DEE中也有描述。 | 9,53,99,102-104 |
行为终止 | 在行为停滞发作中,各种活动停止(暂停),患者呈僵冻、不动的状态 | 必须有脑电图 | 很少作为一种单独的癫痫类型。更常作为序贯发作的一部分。 | 53,105 |
序贯发作 | 在对2017年ILAE癫痫发作类型操作分类的指导手册中,该术语用于描述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系列体征、症状和脑电图变化的事件3。 | 没有决定性的主要特征,反之,序贯发作有多种临床表现。在一个序列中通常出现几种临床特征,在发作中或两次发作之间常有左右侧定位的改变。 | 常见于遗传性癫痫如自限性新生儿癫痫,或KCNQ2 脑病。 | 54,58,62,83,98-100 |
单纯电发作 | 亚临床,没有临床表现 | 必须有EEG/aEEG | 常见于早产儿、HIE(尤其是那些基底节或丘脑损伤的患儿)、病情危重者以及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生儿 | 9,11,15,81,106-109 |
不能归类 | 由于临床特征不充分或临床表现不常见,不能归入其他分类目录 | 必须有EEG/aEEG |
发作类型 | 描述词 |
自动症 | 单侧性 双侧不对称性,双侧对称性 |
阵挛性发作 | 局灶性 多灶性 双侧性 |
癫痫性痉挛 | 单侧性 双侧不对称性,双侧对称性 |
肌阵挛性发作 | 局灶性 多灶性 双侧不对称性 双侧对称性 |
强直性发作 | 局灶性 双侧不对称性 双侧对称性 |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