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是病毒和细菌直接感染所致,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少见[3]。
本病多数发生于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导致机体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受损时,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是否处于疾病流行期、季节以及是否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均会影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分布。
患者的痰液中有时也能培养出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细菌,但这些细菌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的致病作用并不确定。
百日咳杆菌感染是持久性咳嗽的原因之一。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能参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但是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尚待于研究。
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体在呼吸道感染的 5 周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组胺,与咳嗽的平均病程时间大致相当。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4]。
多种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常见者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
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及细菌蛋白质也可引起机体的过敏[4]。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在门诊患者中比肺炎病例多 20 倍,比支气管哮喘多 10 倍。
病理改变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加。
病变一般仅限于气管、总支气管和肺液支气管黏膜,严重者可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引起微血管坏死和出血。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多恢复正常[5]。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3-09-26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18(4):314‐317
2. Kinkade S, Long NA. Acute Bronchitis[J]. Am Fam Physician, 2016,94(7):560‐565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