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 chronicus),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般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因素相关,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包括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饮食、局部刺激、感染等[1]。
1、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与神经精神因素最为相关,神经系统和皮肤在均来源于外胚层,并在整个生命中保持密切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多数患者常伴有焦虑、失眠、紧张的精神状态,其中焦虑状态是神经性皮炎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常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2、焦虑状态能够诱发皮肤免疫反应,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与迁移,进而加强 T 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引起皮肤炎症状态[2]。神经功能紊乱使脑内抑制功能与兴奋功能失调,体内儿茶酚胺、乙酰胆碱与组胺水平增高,造成皮肤瘙痒[3]。焦虑抑郁情绪本身不仅是神经性皮炎的常见症状,也是该病加重和复发的主要因素,是“不良情绪-加重瘙痒-进一步加重不良情绪”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同时大脑边缘系统及纹状体的参与可能加强搔抓欲望[4],出现“瘙痒-搔抓-瘙痒”恶性循环。
长期的搔抓还会使皮肤屏障受到破坏,引发免疫反应增强、炎症细胞浸润、表皮增厚及局部纤维化等反应,出现苔藓样变,造成疾病进展与反复。
1、神经性皮炎多累及青、中年,老年人较少见,儿童罕见。
2、神经性皮炎患者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总数的 3.6%,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5]。我国一项研究显示:
(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4.5∶1。
(2)发病年龄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占 72.6%。
(3)从职业来看农民患病占 55.97%。
(4)皮损分布来看,颈部皮损发生率最高,占 41.0%,其次为四肢、外耳部、躯干、会阴部。皮损分布中,单一皮损占 18.2%,多发皮损占 62.5%,全身泛发占 19.3%。
(5)伴发疾病中,长期睡眠不佳、失眠者占 41.8%,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占 14.1%,均与神经精神因素相关[6]。国内研究显示神经性皮炎患者总体生命质量评分(9.34 分)低于银屑病(13.32 分)(P<0.001)[7]。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3-05-04
1. 张学军, 郑捷. 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30-131.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