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搜索结果
临床决策详情
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
文献评审 2022-01-01
·
最新修订 2022-03-02
齐淑贞
审核专家
皮肤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基础知识
一、定义
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又称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为X染色体性联遗传病,由Purtilo等于1975年首先描述,因此又称邓肯综合征。
二、病因
由编码调节细胞内信号衔接蛋白的SH2D1A(亦称SAP)基因及编码凋亡抑制因子的XIAP基因突变所致。
1、SH2D1A基因半合子(男性)或纯合突变(女性),导致SAP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如,不能正常参与免疫细胞间的信号转导,而致T/B细胞相互作用异常、使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缺陷,最终导致XLP-1的发生。SH2D1A基因突变类型包括插入、缺失、错义及剪切突变等。值得注意的是,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2、XIAP(又称BIRC4)基因半合子(男性)或纯合突变(女性),导致XIAP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如。XIAP蛋白是重要的凋亡抑制因子,但它的减少或缺乏导致XLP-2发生的原因目前仍未知。
三、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的致病机制不同,无明显的相互作用。
1、SH2D1A基因突变类型占所有XLP患者的83%~97%,其导致SAP蛋白缺陷,此蛋白表达在T细胞表面,对控制EBV感染的B细胞很重要,并参与iNKT细胞形成及T细胞再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
2、XIAP基因突变类型占17%,XIAP缺陷可导致T细胞、NK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及粒细胞的凋亡增加,并可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介导的信号通路及铜离子转运途径。
四、流行病学
1、XLP-1多见于男童或男性,患病率为1/1000000~3/1000000男性。杂合突变携带的女性多无临床表现,因为X染色体的随机失活(莱昂化)通常保留下正常的那条X染色体。而当女性莱昂化不恰当地失活了正常的那条X染色体,或仅有一条X染色体(如特纳综合征)时,SH2D1A杂合突变携带的女性亦可出现XLP-1的临床表现。
2、与XLP-1类似,XLP-2亦多见于男性,患病率约为1/5000000男性。
五、分型
根据基因突变可分为两型:
1、XLP-1:XLP-1是由编码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SLAM)相关蛋白(SLAM-Associated Protein,SAP)的SH2D1A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EBV感染后的暴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及B细胞淋巴瘤为主要临床特点。本文主要对SH2D1A基因突变导致的XLP-1展开论述。
2、XLP-2:XLP-2即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缺陷。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炎症,如克罗恩病或者结肠炎等,但很少发展为淋巴瘤,现多将其称为X连锁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的特点 (1)有家族发病史,患者为男性。 (2)表现为对EB病毒极其易感、丙种球蛋白异常和恶性淋巴瘤。但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及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也可发生于没有EB病毒感染的患者。 (3)XLP-1与XLP-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FIM,少数患者表现为低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但XLP-1易发生淋巴瘤;XLP-2主要临床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以脾肿大多见,且不一定需要EBV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