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ute Gastritis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炎,临床表现可以相似,但是,它们的组织学特征不同,炎症可能涉及整个胃(例如胃弥漫性损害)或胃的某个区域(例如胃窦炎)。
急性胃炎有多种原因,通常包括各种化学性因素(如某些药物、酒精、胆汁)、物理因素如辐射、急性应激(休克)和缺血、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真菌)、过敏和食物中毒以及直接创伤等。其常见的损伤机制是维持胃壁(粘膜)完整性的因素在侵略性和防御性之间不平衡。
1、胃黏膜暴露于多种药剂或因素引起的急性侵蚀性胃炎,胃黏膜通常表现为出血,糜烂,和溃疡。
2、药剂通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秋水仙碱、降钾树脂、化疗药物(例如丝裂霉素等);
3、其他因素还有酒精(尤其是烈酒,例如威士忌,伏特加和杜松子酒)、可卡因、情绪压力、辐射、铁、胆汁反流和缺血。
4、NSAIDs(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是与急性糜烂性胃炎相关的最常见药物,损伤的主要机制是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且由于重力原因,病变常发生在胃大弯的上方或附近。
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均可以引起急性胃炎。
1、细菌感染[1]
在进食污染微生物和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的急性胃炎中,微生物包括沙门菌属、嗜盐杆菌、幽门螺杆菌及某些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多见,偶为肉毒杆菌毒素。
(1)沙门菌属:多存在于家畜、家禽、鱼类等的肠腔及内脏中,并可污染各种禽蛋。
(2)嗜盐杆菌:存在于海水中,可污染蟹、螺、海蜇等海产品和腌渍食物。
(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主要栖居于胃窦部黏液层与上皮之间,它能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引起胃黏膜损伤。 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粪口途径或摄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4)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在乳类和肉类食品中繁殖生长,在30°C 条件下, 4 ~ 5 小时就可产生大量肠毒素,该毒素耐热性强,即使煮沸半小时仍能致病。
(5)海尔曼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海尔曼螺杆菌感染的来源尚不清楚,但认为传播途径为接触动物,患病率极低(0.25~1.5%)。
(6)结核
1)结核是胃炎的罕见病因,但此类型患者数量在免疫功能低下者中不断增加。
2)结核引起的胃炎通常与肺部疾病或播散性疾病有关。
(7)梅毒
胃的继发性梅毒感染是胃炎的罕见原因。
2、病毒感染
(1)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大多由轮状病毒(rota virus)及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引起,轮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比较稳定,在室温中可存活7 个月,耐酸,不被胃酸破坏,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 Norwalk 病毒对各种理化因子有较强抵抗力, 60°C 30 分钟不能灭活,在 pH2. 7 环境中可存活3 小时,感染者的吐泻物有传染性,污染食物常引起暴发流行,吐泻物污染环境则可形成气溶胶,经空气传播[1]。
(2)当患有白喉、猩红热、肺炎、流行性感冒或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性疾病时,病毒、细菌和(或)其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胃组织而导致急性胃炎[1]。
(3)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引起胃炎的常见病毒,通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众,包括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抑制药物,移植后和艾滋病患者,但并非总是如此。
(4)Yamamoto 等人报导了一例在免疫能力强的成年人因同时感染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 CMV 而引起的胃炎[2]。
3、真菌感染
(1)胃真菌病是另一种罕见的致命真菌感染,包括白色念珠菌和组织胞浆菌病。
(2)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免疫抑制。
(3)白色念珠菌很少累及胃粘膜,最常见的位置往往在胃溃疡或糜烂中。这通常没有什么影响。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累及胃。
(4)胃真菌病常见临床特征是胃溃疡出血或巨大的胃皱襞侵蚀。
4、寄生虫感染
(1)寄生虫感染比较罕见,比如线虫病是由于线虫沿着胃大弯嵌入胃粘膜而引起的。
(2)常通过食用受污染的寿司和其他类型的受污染的生鱼获病。
(3)线虫感染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腹痛,并在几天内消失,症状与胃皱襞水肿,糜烂和溃疡有关。
1、溃疡性出血性胃炎
(1)溃疡性出血性胃炎最常见于重症患者。
(2)溃疡性出血性胃炎被认为是继发于低血压和休克相关的缺血或血管收缩性物质释放,但病因通常不明。
(3)溃疡性出血性胃炎病理大体类似于 NSAIDs 或其他摄入引起的胃炎,但损伤位置不同。其胃粘膜呈多发性瘀斑,多见于胃底和胃体,或表现为弥漫性出血。
(4)溃疡性出血性胃炎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有出血患者甚至可能需要紧急行胃切除术。
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常与嗜酸性肠炎同时出现,可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食物过敏(例如牛奶,大豆蛋白),胶原血管疾病,寄生虫感染,胃癌,淋巴瘤,克罗恩病,血管炎,药物过敏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2、可见嗜酸性浸润累及胃壁或上皮。
1、炎性肠病和显微结肠炎似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负相关[3]。
2、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可以看到急性胃炎的微观表现,尽管临床表现很少(仅发生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约 2~7%)。
3、增强性胃炎(enhancing gastritis)目前被认为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症状。
4、急性胃炎其他病因还包括辐射、胆汁回流、胃部缺血、直接创伤等。
1、急性胃炎的发病较为多见,可影响所有年龄段。
2、在美国,每年约有 180 万~210 万就诊,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中尤为常见。3、死亡率/发病率取决于胃炎的病因。通常,一旦确定病因,大多数胃炎病例可治愈。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化脓性胃炎(蜂窝组织性胃炎),本病预后较差,据报道死亡率高达48% ~ 64%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不同,急性胃炎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四大类[1]。
急性单纯性胃炎(acute simple gastriti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又称急性非特异性胃炎、急性浅表性胃炎,可由化学因素、物理(机械的和温度的)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以后者较为多见。一般短期可以治愈,少数可留有后遗症。
急性糜烂性胃炎(acute erosive gastritis)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胃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 lesion, AGML)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本病巳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急性化脓性胃炎(acute phlegmonous gastritis) 是胃壁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病变,又称急性蜂窝织炎性胃炎,是败血症的并发症之一,但本病自从广泛应用抗生素以来已较罕见。
急性腐蚀性胃炎(acute corrosive gastritis)是由于自服或误服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乙酸、来苏)、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他腐蚀剂(珅及磷等)后引起胃黏膜发生变性、糜烂、溃疡或坏死。早期临床表现为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上腹部的剧痛,重者导致出血或穿孔,晚期可导致食管狭窄。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2-11-30
1. 急性胃炎-实用消化病学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