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患者病死率。也称为应激性胃炎。
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1-2]:
(1)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
(2)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
(3)严重创伤、多发伤;
(4)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
(5)脓毒症;
(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7)休克,心、肺、脑复苏后;
(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
(9)心脑血管意外等,脑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收缩压高者发生SU的风险更高。
2、在上述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SU并发出血的风险[1,3-5]:
(1)机械通气超过48 h或接受体外生命支持;
(2)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
(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4)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5)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脏替代治疗;
(6)急性肝功能衰竭或慢性肝病;
(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8)器官移植等;
(9)存在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出血风险更高。
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黏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危重症患者常合并胆汁及其他毒素反流,使得黏膜屏障(碳酸氢盐)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在各种损伤因素中,胃酸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发病早期胃酸分泌增加,其他损伤因子如胃蛋白酶原等分泌增多,以及在缺血情况下可产生各类炎症介质。
3、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应激的整合中枢,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羟色胺(5-HT)和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SU的发生。近期研究认为心理应激诱导的糖皮质激素释放也起一定作用。
1、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1-3 d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6]。
2、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7]。
3、国际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患者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4.7%,具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发生率为2.8%[8]。
4、我国研究显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在原发病后14 d内的出血比例平均为12.9%,原发病后第1天的出血比例为6.8%,第7天的出血比例为11.3%,平均的出血时间为原发病后3 d[9]。
在原发病早期发生的SU,病变常位于胃的近端(胃底、胃体部),而在原发病的后期,SU常位于胃的远端和十二指肠[10]。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2-01-01
1. Quenot J P , Thiery N , Barbar S . When should stress ulcer prophylaxis be used in the ICU?[J]. 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09, 15(2):139.
2. 薛翔, 刘红梅, 邵旦兵,等.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26(10):4.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