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 I 型食管裂孔疝,滑动性食管裂孔疝;B 为 II 型食管裂孔疝,即单纯食管旁疝;C 为 III 型食管裂孔疝,通常称为混合疝;D 为 IV 型食管裂孔疝,通常为胸腔胃或倒置胃。
解剖学
横膈膜是一种协助呼吸的肌肉结构,上面有一个小裂孔,食管通过此裂孔与胃相连。此处也被称为胃食管结合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食管裂孔疝的发生或并发症的产生均与此结构相关。食管下端延伸至横膈下的一段由膈食管膜固定,在裂孔缘向上与食管下端的食管壁肌层相连,向下与膈肌下部的横膈膜相连接,在食管裂孔内包围部分食管1。膈食管膜与食管的肌层附着部在食管胃连接部一段相当牢固,对食管起着固定和防止胃食管反流的作用 。管状食管进入胃腔时,斜向左侧成一角度称为 His 角,又被胃壁的斜纤维悬吊而拉向右下方。膈肌和胃的悬吊纤维则起着维持这个成角的作用。这一结构起到了机械的活瓣作用,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正常成年人会在深吸末或吞咽运动末,贲门会疝至膈上 1-2 cm,但膈食管膜会很快让贲门回到腹腔内,进而形成“生理性疝”1。(图 2)
图 2 食管下段周围的膈食管膜
诊断
临床表现整体上,仅 9%的患者有症状,这取决于 LES 的类型和功能,具有广泛的非特异性症状,其中大部分症状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这两种疾病密切相关8,18。体格检查很难帮助确诊食管裂孔疝和 GERD。具体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19:I 型食管裂孔疝患者很少出现并发症,并发症通常与反流有关。食管旁疝(包括II、III 和 IV 型)患者没有症状,或仅有不明确的间歇性症状20,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