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最初的致敏阶段,过敏原被真皮树突状细胞识别并加工,然后呈递给 T 细胞和 B 细胞。初始 T 细胞克隆增殖为效应 T 细胞(IV 型超敏反应)。B 细胞产生过敏原特异性 IgE,它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IgE 受体结合(I 型超敏反应)。
2)在诱导期和效应期,效应 T 细胞可以通过重新暴露于致敏的过敏原而迅速被激活,大量细胞因子被 T 细胞释放出来。然后,一些炎症细胞如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被吸引(IV 型超敏反应)。相同的过敏原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 IgE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两个相邻受体的交联引发组胺、蛋白酶、肝素、前列腺素 D 2 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这一过程被称为脱粒(I 型超敏反应)。最后,这些炎症细胞和介质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70]。
(4)在接触性皮炎的亚型中,ACD、ICU、PACD、SCD 和非湿疹性接触性皮炎的机制涉及 IV 型或 I 型超敏反应。鉴于接触性皮炎也可出现大疱反应和紫癜表现,所以 II 型或 III 型超敏反应也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的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