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物质转运总结

2015-12-21 西综题库

邀请好友即可获得一个月免费使用专业版的权限,邀请功能使用方法请看 http://drugs.dxy.cn/info/2638.htm 一文。
 
一、Na+、Cl-、葡萄糖、氨基酸和水的吸收
滤过的 Na+ 中约 99% 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约 65%~70% 的 Na+、Cl- 和水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约 20% 的 NaCl 和 15% 的水在髓袢被重吸收,约 12% 的 Na+、Cl- 和不等量的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
 
1. 近端小管
(1)前半段
约 2/3 的 Na+、Cl- 和水通过跨细胞途径重吸收,主要是在前半段。
 
Na+ 进入上皮细胞的过程与 H+ 的分泌以及与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相耦联。
 
小管液中的 Na+ 和细胞内的 H+ 由顶端膜的 Na+-H+ 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H+ 被分泌到小管液中,而小管液中的 Na+ 则顺浓度梯度进入上皮细胞内。
 
小管液中的 Na+ 还可由 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 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与葡萄糖、氨基酸共同转运进入细胞,继而进入组织间液,引起渗透压升高,水从低渗的小管液进入高渗的组织间液。
 
水进入组织间液后,静水压升高,Na+ 和水便通过紧密连接进入毛细血管。
 
前半段 Cl- 不能被重吸收,水被重吸收后进入,使得小管液内 Cl- 浓度高于周围组织间液,后半段重吸收 Cl- 的动力。
 
(2)后半段
约 1/3 的 Na+、Cl- 和水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主要在后半段。
 
顶端膜上的 Na+-H+ 交换体和 Cl--HCO3- 交换体使 Na+ 和 Cl- 进入细胞内,H+ 和 HCO3- 进入小管液内,为后续的吸收打下了基础。
 
进入细胞内的 Cl- 通过基底膜侧的 K+-Cl- 同向转运体进入组织间液,再入血;Cl- 还可以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
 
同时由于  的重吸收,造成电位差,Na+ 顺电位梯度通过细胞旁途径重吸收。
 
小管液渗透压 ↓,细胞间液渗透压 ↑,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经过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进入细胞间液重吸收。
 
2. 髓袢
降支细段对水通透性较高,小管液渗透压 ↑;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 Na+ 和 Cl- 易通透,小管液渗透压 ↓。
 
升支粗段是髓袢重吸收 NaCl 的主要部位,对水不通透,渗透压 ↓。顶端膜 Na+-K+-2Cl- 同向转运体主动重吸收 Na+、K+ 和 Cl-,K+ 最终要顺浓度梯度返回小管液中。
 
K+ 造成的正电位可使得小管液中 Na+、K+ 和 Ca2+ 等正离子经细胞旁途径而被重吸收。
 
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特点是可被调节,Na+ 的重吸收主要是受醛固酮的调节,水的重吸收主要受血管升压素的调节。
 
(1)远曲小管始段
对水不通透,Na+ 和 Cl- 经 Na+-Cl- 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渗透压继续降低。
 
(2)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上的钠泵使 Na+ 进入细胞,Cl- 在电位差的作用下被动重吸收进入细胞。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取决于主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二、HCO3- 的重吸收与 H+ 的分泌
1. 近端小管
吸收约 80% 的 HCO3-,以 CO2 的形式进行的,优先于对 Cl- 的重吸收;也是泌 H+ 的主要部位,以 Na+-H+ 的方式为主。
 
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 Na+-H+ 交换分泌 H+,小管液中的 HCO3- 与分泌的 H+ 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结合为 H2CO3,又很快解离成 CO2 和水,CO2 再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上皮细胞生成 HCO3-,大部分 HCO3- 与其他离子同向转运,小部分通过 Cl--HCO3- 交换被重吸收。
 
2. 髓袢
HCO3- 的重吸收机制与近端小管相同,主要发生在升支粗段。
 
3.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闰细胞的氢泵和和 H+-K+ 交换体能主动分泌 H+。泌 H+ 量与小管液的酸碱度有关。
 
三、NH3 和 NH4+ 的分泌与 H+、HCO3- 的转运
1. 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
以近端小管为主,上皮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分解生成的 NH4+ 通过顶端膜的 Na+-H+ 交换体进入小管液,NH3 则通过单纯扩散进入小管液。因此 1 分子谷氨酰胺被代谢时,可生成 2 个 NH4+ 进入小管液,同时回收 2 个 HCO3-。
 
2. 集合管
细胞内生成的 NH3 以扩散方式进入小管液,与小管液中的 H+结合生成 NH4+ 随尿排出,每排出 1 个 NH4+,同时回收个 HCO3-。
 
 
四、K+ 的重吸收和分泌
65%~70% 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25%~30% 在髓袢重吸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重吸收 K+, 主细胞可分泌 K+。
 
K+ 的分泌与细胞和小管液间的 K+ 浓度差、肾小管泌 H+ 等有关,Na+-H+ 交换与 Na+-K+ 交换有竞争性抑制关系。
 
当酸中毒时,小管液中的 H+ ↑,Na+-H+ 交换加强,Na+-K+ 交换受到抑制,血 K+ ↑。
 
五、那些作用靶点
K+-Cl- 同向转运体抑制剂可取消 Cl- 浓度降低刺激 K+ 的分泌。
 
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可抑制上皮细胞顶端膜的钠通道,减少 Na+ 的重吸收,使小管液负电位减小,K+ 分泌减少。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可影响的 HCO3- 重吸收和抑制 H+ 的分泌。
 
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远曲小管始段的 Na+-Cl- 同向转运体产生利尿作用。
 
呋塞米和依他尼酸可抑制 Na+-K+-2Cl- 同向转运,而抑制髓袢对 Na+、Cl- 的重吸收。

微信扫一扫,关注「丁香园医学考研」
漫漫考研路,你并不孤独
微信号:medpass